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关于循化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公示
来源: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根据青海省教育厅营改办、市教育局要求,结合循化教育实际,全面总结了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制定了2024年工作要点,现予以公示。

 

附件:循化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

 

 

              循化县教育局

       2024年2月27日

 

附件:

循化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要点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营养改善计划对于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按照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青教体办函〔2023〕31号文件)的要求,我县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进行责任区划分,明确目标任务,紧扣问题表现,认真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采用“食堂供餐”和“企业配送”两种供餐模式。本学期营养餐受益学校89所,总人数为22786名,其中小学15707名,初中7079名;食堂供餐学校19所,受益学生8601名,其中小学2526名,初中6075名;企业供餐学校有70所,受益学生14185名,其中小学13181名,初中1004名。

二、所做的工作

(一)固防线,牢守食品和资金安全

1.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循化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以学生平安健康为工作目标,严格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的要求,以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健全校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为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围绕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宣传主题,通过广场展览、知识问答、征文比赛、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事故预防常识,有效引领和带动师生员工树立食品安全观念,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开展调研检查。每学期分别于春季、秋季学期开学前分组进行学校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参与每期的食品安全工作检查,在多次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循化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循化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循化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台账汇编》、《循化县学校(幼儿园)食堂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方案》、《循化县食堂建设与管理量化考核表》、《循化县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价格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序列文件,选定全县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摸索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路径。

2.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2〕231号)要求,做好资金安排、资金拨付、资金使用、资金管理与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全国营养办相关要求,按时完成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完整。企业供餐营养餐管理人员组织学生每日定时定点统一发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清除变质和过期食品,不允许累计领取和代领,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截留和克扣食品等现象,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强化教育引导,律杜绝了学生用营养餐食品换取零食、玩具等物品。制定了《循化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谱公开公示牌》、《学校周食谱公示栏》和《学校周营养餐食谱公示栏》等,各试点学校、供餐企业定期公布经费账目、配餐标准、带量食谱以及用餐学生名单等信息,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二)抓保障,综合供餐能力再提升。

1.优化供餐模式。在供餐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学校食堂供餐条件日益提升的基础上,鼓励各校应创造条件,逐步由企业供餐模式过渡到食堂供餐模式,加快学校食堂供餐推进力度。下发了《循化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已建好食堂的学校,必须采用食堂供餐模式,充分发挥学校食堂在营养改善计划中的主渠道作用;采用企业供餐的学校,针对丰富供餐内容、多样化供餐品质、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浪费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2.加强人员配备,提高人员素质。为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水平,确保食堂稳定运行,保障学校食堂配备一批具备资质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通过后勤教职工转岗及每学期要求学校或在全县范围内多次召开食堂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全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为中小学逐步配备工勤人员,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促健康,营养改善计划显实效

1.“阳光校餐”有效推进。全县共有学校食堂31家(其中学校食堂23家,幼儿园食堂8家),所有食堂均达到B级以上。通过实施“阳光校餐”工程,食堂学校每天将供餐标准、营养食谱、食品数量和价格等内容,全部通过手机、网络方式在“阳光校餐网”进行实时展现,将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通过“视频厨房”方式展示给上级监管部门和师生,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打造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平台。

2.健康状况日益改善。在全县上下辛勤努力工作下,我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在基本解决吃得饱、吃的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着手改善营养工作,参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编写的《不同地区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西北地区),制定营养配餐指南,强化专业培训,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做好监测评估,受益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为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和实施水平,结合定期不定期自检自查情况,目前全县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食堂从业人员不足,大多属于临聘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食品安全相关培训和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颁发培训证,如有必要进行资格认定。

(二)部分学校食堂设计不合理,建议新建学校按标准配置食堂功能间(储藏室、面点间、粗加工间、切配间、备餐间、洗消间、烹饪间、更衣室等)应科学合理设置。

(三)营养配餐人员缺乏,“食育”教育开展难,目前,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配餐人员数量少、能力弱,学校营养与健康知识宣传、疾病防控工作仍然是当前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导致中小学生有效获取营养知识、保健知识的能力和途径较少,对不健康的饮食行为缺乏认知,难于纠正。

四、2024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安全责任落实。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堂就餐环境,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重点加强汤桶、餐盘等容器的消毒工作。严格落实校长、教师陪餐制度。对食堂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重点环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自查和定期检查制度,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坚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二)是加强惠民政策宣传。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政策宣传海报、展板、主题班会、微信群等宣传媒体,开展营养膳食、食品安全、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等宣传,做到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严格营养健康监测。

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推动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监测与评估工作,推进学生营养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全面监测学生营养状况变化,科学指导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

(四)稳步推进食堂供餐。

及时更换、配齐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改善学校学生就餐条件,满足餐饮服务许可要求,提升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