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各行各业正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企业、个人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地摊”入门门槛低,启动资金小,经营成本低,在吸纳就业方面有优势,可以解决个人和家庭生计问题。我县面对困难,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群众就业,积极有序推动“地摊经济”。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事摆摊经营的近200余人,多以季节性(春、夏、秋)摆摊为主,分为东西两个方向,“地摊经济”主要以农副产品、瓜果、补鞋、小吃等经营为主,在城市主要道路、人行道摆摊。
二、所做的工作
我县开设了畜牧十字临时农产品交易市场,目前,天池北路正在改扩建,完工后将划定指定区域,将有效缓解流动商贩随意占道经营引起的矛盾。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了西门农产品临时市场,计划于近期运行,将解决200多户流动商贩摆摊问题。针对夏季瓜果车辆原在东门尕庄路、循阳路道路两边停车贩卖瓜果,拟在新建南环路指定区域临时交易,将有效避免交通安全隐患。夜市一条街经过治理,环境卫生状况总体保持了平稳的状态。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过度占道经营,阻挡正常通行,餐厨油烟、污水、油污、噪声对市容市貌影响较大,市民反应强烈。下一步,针对逐步开放“地摊经济”的趋势,我县将划定临时摊点,加强执法引导,让执法更带城市温度。对流动商贩加强宣传疏导,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引导商贩合法合规合理经营。同时,市监部门也将加强抽检频次,让“地摊经济”活起来,“夜经济”动起来。城市管理部门跟上服务,垃圾及时进行运输清理,合理疏散人流,确保不扎堆、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