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海东精神赋能 绘就壮美画卷
“海东精神”引领循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30日    

海东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将海东人民筚路蓝缕、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提炼升华为“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这是全市人民的思想基点、精神积淀。回望十三五循化县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成功承办了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全国控辍保学暨农村学校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国特色手工业扶贫车间现场观摩会等重要会议,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传递了循化经验,展示了循化形象。

循化县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海东精神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新的起点,海东精神必将持续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循化县将大力弘扬海东精神,聚集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引领全县上下勠力同心、齐头并进,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一)“耕读传家、崇德尚美”精神“领航”。市第三次党代会指出,耕读传家、崇德尚美,是河湟儿女勤劳耕作、知书达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题中之义。耕读传家、崇德尚美,更是绘就循化改革发展稳定的精神引领一是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循化县是一个农业资源禀赋优越的地方,全县农业人口14.3万人,耕地面积18.2万亩。农业耕作是全县各族群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循化县历来重视农业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结构体系,一核两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结构持续优化,菜篮子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特色作物结构调整面达82.5%,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8%二是厚植历史文化优势。循化县是文化先驱邓春兰、爱国宗教领袖十世班禅大师、爱国老人喜饶嘉措的故乡。循化县始终以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持续向好,在全省率先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典型经验定期组织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建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抓手、乡镇文化站为枢纽、农家书屋为平台,覆盖全县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5亿元。相继出版发行《黄河从这里拐弯》《镜界》《大河东流》等文学作品,文艺创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同时,坚持挖掘、传承、建强、发展红色资源文化,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五点一体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开展红色教育搭建了新平台。三是崇尚弘扬社会美德。以大德铸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对党忠诚的誓言,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以公德善心,站稳人民立场,聚焦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五年来,民生领域投资累计达到67.30亿元。以品德润身,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并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以敬畏之心守住权力边界,以自律之心筑牢拒腐堤坝,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二)“团结互助、守正笃实”精神“护航”。市第三次党代会指出,团结互助、守正笃实,是汇聚发展向心力,推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创业之基。循化县内居住着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4%。长期以来,各族群众休戚与共、守望相助恪守正道、宽廉平正,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绘就了一幅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文画卷。一是民族和睦。深入挖掘丰厚的民族团结文化资源,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颁布实施全省首部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相继创作《许乎》《奏响和谐循化新乐章》等纪录片,挖掘整理《爱国老人喜饶嘉措大师》等书籍,展示特殊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二是宗教和顺。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藏传佛教寺院僧尼管理方面,形成了五位一体优势互补管理模式,实现了藏传佛教寺院传统管理与民主管理的有机衔接。在清真寺管理方面,坚持把教职人员、清真寺院、宗教事务纳入政府社会治理范畴进行依法管理。三是社会和谐。统筹推进法治循化和平安循化建设,启动实施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工作,历时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三零”重大战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成功应对处置了各类自然灾害。四是人民和乐。各族群众坚持党的领导,恪守正道、宽廉平正,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推动循化发展行稳致远,人民生活和乐融融。特别是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累计投入7.1亿元实施了738个项目,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46814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89%,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前所未有的提高。

(三)“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精神“导航”。市第三次党代会指出,艰苦奋斗、勇闯天下,是紧跟时代步伐,激励一代又一代海东人阔步向前、迎难而上的动力之源。“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排除万难,负重图强,书写了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奋斗篇章。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8.6%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升至37.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8.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09亿元。二是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农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等为主的民族工业,规上企业累计达到8家,五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实施旅游立县战略,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文旅项目,并以重大节庆为媒加大对撒拉族绿色家园品牌的宣传力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72%三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主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95%以上,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6.04%累计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48.5亿元。高标准实施了街子、白庄、积石、文都高原美丽城镇建设和84个高原美丽乡村、13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实施了2971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三年计划圆满收官,城乡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四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控车、压煤、治企、减排措施,稳步推进煤改气工作,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7%。扎实开展河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强力推动解决河湖四乱反馈问题,黄河大河家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类以上。持续加强国土资源调查、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城乡规划管理,大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严防死守14.48万亩耕地保有量和8.92万亩基本农田红线。同时,中央两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现销号清零,完成国土绿化33.6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