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化县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经历了一次膨胀式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达到50余家,其中,绒毛加工企业有38家,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一度成为全省民营企业最活泼的县份。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代物流网络的快速发展,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融资渠道狭窄等原因,循化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规上企业总数下降(2017年14家,2018年11家,2019年9家,2020年8家),规上企业培育难度大;外贸出口比例逐年下降(2014年达到1000万美元,逐年下降,至2020年外贸出口为零);新项目入库少,企业家信心指数逐年下降;截至2021年8月底,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同比下降15.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54亿元,同比下降5.4%;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11万元。循化中小微企业发展呈微缩趋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循化县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乏力。县级财政缺乏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对社会资本吸引度不高,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工业项目建设。二是行业部门业务服务能力不高。县工信、产业园区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工业企业的指导和引导上存在能力不足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在帮助企业厘清发展思路、实施项目建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平台建设等方面捉襟见肘。三是企业发展规模偏小。我县工业生产多以轻工纺纱为主,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单一,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产品附加值偏低,外加融资成本较高,使得企业实际利润普遍偏低,很难做大做强。新建项目和大项目少,难以培育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企业管理和研发人才缺乏。由于循化县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企业引进人才难,尤其是管理、技术的人才,导致很多企业始终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变化,粗放式管理和发展导致企业在提档升级、降本增效上难有成效。五是企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我县中小微企业仍以资源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产量不高、增加值低、利润率低,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六是企业集群化持续发展难度较大。当前我县家族式企业多,公司制企业少,基本上处于家族式经营和经验管理,制度化、体系化意识不强,企业规范化管理能力弱,大部分小微企业属于分散化经营,靠个体自身来发展,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于形成集群化发展规模,在资金、生产、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和规模优势,产品结构类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恶性竞争情况较为突出。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小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仍处于传统方式生产销售。八是企业决策层文化程度低。由于受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我县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层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市场准入、上新项目、产品研发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企业做不大、做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适时召开全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会,共商企业发展工作,提振企业家信心,同时出台激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二是借鉴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模式,企业资本+政府配套出资,设立县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投一点,企业投一部分”的形式成立基金,多方位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的能人之士入园创业。四是认真谋划工业项目。将谋划项目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挖掘资源、认真调研市场,全力动员社会能人志士积极投资工业项目,在全面做好化青、粒粒康、艺美、河湟生态等项目的同时,持续谋划好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争取工业投资有一个新的增长。五是强化企业的宏观管理,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等,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激励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助力全市企业发展。
二是建议市委市政府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对公存款在全市金融部门普及的优势,协调金融机构按存贷比例政策性的明确对全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额度。同时,依据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适时调整对公账号在各金融部门的基本数据。
四是建议将企业人才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门对企业管理人才、财务人员等的培训工作,同时适时组织民营企业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学经验、学技术、学管理。
五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向银行对接贷款资金外,建议与各类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联系机制,为我县中小企业争取更多政府背景长期股权投资资金、初始投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