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循化县始终坚持把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返贫预警机制,加大返贫风险防控力度,通过狠抓“三个责任”、健全“一个机制”、瞄准“四个保障”、聚力“七个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枝繁叶茂”,有力确保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压实帮扶责任。今年继续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工作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双组长”机制,持续发挥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今年累计向全县68个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201名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并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完善了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同时,成立防止返贫监测中心,以“户申请,村核对,乡审核,县审定”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排查监测工作,累计监测出73户299人,目前已通过纳入低保、安置公益性岗位、落实临时救助等方式清零64户254人,动态销号清零85%。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建立健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县154个行政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季节性、间歇性缺水断水情况全面消除。瞄准住房安全,成立了循化县农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住房安全巩固排查行动,共计排查26633户,排查出D级1户,现已整改消除,住房安全全面达标。瞄准医疗卫生,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建立46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全县154个行政村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运行正常。瞄准教育保障,建立完善全县脱贫家庭学生信息库,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今年以来,对全县小初高教育阶段落实“两免一补”2679人147.16万元。
持续加强产业培育。积极对接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3000万元,实施5大类30个项目;持续推进“互联网+牦牛绒”产业乡村振兴项目;引进一家劳动密集型服装加工企业落地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中心地段,解决了80名易地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每人每月就近增收2000元。通过挖掘优势资源、扶持支柱产业等多种形式,打造“红色+民俗+生态”特色产业,今年以来,红光村共接待各类参观游客73.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6亿元,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势头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