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循化90公里,有清水河、街子河等17条重要支流,支流总水流量达到2.64亿立方米,先后建成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4座大中型电站,库区水域面积近10万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近年来,循化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循化贡献。
一、做法与成效
综合施策抓治理。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抓好大治理”的要求,统筹采取“工程性治理和突击性整治”相结合的措施,不断加大对黄河流域的精准治理力度,相继实施了黄河干流防洪治理、街子河河道治理、清水河生态修复、南北山防洪清理等一批重点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彻底取缔了2家违规网箱养殖企业和16家沿黄农家院、18家沿黄污水直排单位,全面停办了水产养殖手续,并按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要求,果断搬迁关停沿黄禁养区31家畜禽养殖场,重点围绕水利部和黄委会反馈意见,对黄河干流非法采砂、乱占乱建等河道“四乱”突出问题进行了强力整治,先后关停了黄河及其干流采砂场24家、黏土砖瓦厂11家,拆除波浪滩、清水湾等侵占河道建筑5处,扩宽行洪通道4.63公里,集中清运各类垃圾300万立方米,切实保证了黄河河道畅通,清水河入黄口断面水质和黄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
合理开发惠民生。十三五以来,我县把利用黄河资源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先后实施了投资3.32亿元的公伯峡南北灌渠、投资5632.49万元的35村人饮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沿黄35村的5838户55912人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难题,建成了“黄河彩蓝”等一批省级重点蔬菜生产基地,滋养了两岸人民,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同时,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认真做好“黄河+旅游”文章,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36.4亿元的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和总投资10亿元的“撒拉水镇”,并连续15年成功举办了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为循化的特色发展注入了活力、聚集了名气。
强化监管保生态。我县把强有力的监管作为保护沿黄生态环境的坚实保证,按照“标本兼治、常态管控”的思路,大力推行河湖长制,设立公示牌,公布河湖长名录,落实不间断巡河制度,从严压实全县172名河湖长责任,实现了河湖常态化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在县级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补齐黄河生态保护基础短板,先后实施了城乡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县城第二垃圾填埋场建设等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1.66亿元,污水直排、垃圾入河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并注重发挥国土造林绿化生态涵养功能,按照“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思路,集中连片绿化美化黄河两岸,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58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06%,有效筑牢了沿黄生态屏障,保护了黄河生态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黄河(循化段)的治理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县域沿黄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黄河生态保护与治理协同机制尚不健全。循化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大课题,涉及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造林绿化、交通建设、防洪安全等多个领域,分属生态环境、水利、林草、自然资源、交通、农科等多个部门管理。当前,各部门保护治理的目标要求不够统一,管理执法依据的政策法规又各不相同,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一些工作难以落地、项目推进缓慢,需要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凝聚工作合力,推动黄河生态保护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二是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主管网建设存在短板,辖区黄河干流、街子河、清水河沿线的集镇、村、餐饮、企业、农家院等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不高,且部分乡镇下游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生活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处理,直接经农灌退水口直接排放至所在区域水体,存在水质污染隐患。虽然县城污水处理厂实施扩容改建后日处理量达到10000吨/日,但目前日纳管量约达9500-9800吨,已达到污水处理厂设计上限,且我县现有污水管网未实施雨污分流,雨季存在污水外溢风险。另外,我县天然气主管网尚未建成,县城以槽罐车拉运供气,气源紧张、气价较高,“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进展较慢,县城周边村庄天然气管网尚未覆盖,住户冬季多采用燃煤供暖,用木柴、牛羊粪便烧炕,煤烟型污染较严重。三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能力建设不足。就生态环境部门而言,全县环境监察、监测机构人员仅有6人,且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办公条件普遍较差,环境监测实验室尚未建设,环境监察执法和应急监测车辆、设备等极端缺少,应急监测处于被动状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反应能力严重不足。在县级层面。水利、林草、自然资源、交通、农科等相关部门,这个问题也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打算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拿出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的循化篇章。一是补齐短板“抓治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化”统筹发展等各类政策机遇,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沿黄生态修复等项目,重点实施好黄河干流防洪治理、清水河防洪、县城南北山防洪、北山片区排洪沟治理、黄丰渠县城段排水防涝改造等一批重点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不断提升黄河生态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二是强化监管“优环境”。 进一步对照省、市有关 “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对“河湖长制”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切实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以最严格的管理保护好黄河母亲河。三是倡导绿色“提理念”。广泛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的意识,以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为抓手,引导群众护河、爱河,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切实为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思想理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