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高度重视民族刺绣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撒拉族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富民产业和传承循化优秀特色文化的非遗产业来抓,统筹推进刺绣企业培育、特色产品研发、地域品牌打造等各项工作,循化刺绣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一大批具有循化特色的刺绣艺术品,逐渐走向全国市场。
强化各项保障。积极把刺绣产业发展纳入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重从产业发展定位、刺绣企业培育、持续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行顶层政策设计,并将刺绣产业的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县各类特色产业发展同部署、同推动、同督促、同指导,切实为刺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培养产业传承人。始终坚持把培养刺绣手艺传承人,作为推动刺绣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统筹采取定期组织开展“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活动、传统刺绣手工艺人现身说教等方式,不断为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共培养刺绣非遗传承人52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3人、县级48人)。
扶持特色企业。坚持把培育扶持特色企业作为刺绣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发展基石,引导支持民间刺绣传承人,兴办企业、组建合作社。先后成功培育了圣托刺绣、博艺石画等特色企业,并注重产品创新研发,结合循化民族特色、顺应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系列体系,刺绣产品种类从最初的18种,发展到现在的60种,有效开拓了刺绣市场、占领了一定份额。同时,积极组织刺绣企业参加“青洽会”“旅游博览会”等各类产品展销活动,不断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循化刺绣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得到逐年提升。
释放多重效益。充分利用刺绣产业“小产品、大市场、纯手工、用工多”的特点,抢抓国家和省市“扶贫车间”打造政策契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动员刺绣企业周边农户,积极参与生产作业,有效拓宽了撒拉族妇女以及农村贫困群众就业渠道,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扶贫效益。截至目前,刺绣产业共吸纳就业325人,其中撒拉族、回族从业人员304人、约占92%,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从业人员71人,残疾人士从业人员4人。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