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补齐短板弱项,稳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强产业、育品牌、抓示范等工作,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稳重加固、稳重向好。
以发挥资源禀赋为“导向”,做强主导产业。2021年,完成作物播种面积2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2万亩,油料作物3.74万亩,以线辣椒为主的蔬菜种植3.4万亩,累计建设线辣椒基地10个,粮油产量达5023.8万公斤、蔬菜产量达5523.1万公斤。整治撂荒地4008亩,复耕率100%。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58个,草食畜饲养总量达132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6500吨,奶类总产量达9600吨,禽蛋产量达2800吨。同时,推进大水面渔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原冷水鱼特色品牌,当前成功孵化鱼苗20万尾,孵化率达96%以上,且长势良好。
以挖掘农耕文化为“重点”,促进农旅融合。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培育打造了白庄镇“乙日亥村花海”、“红光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水乡“乡村旅游基地”等特色农旅亮点工程,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全年接待游客达到65.6万人,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582人以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强化项目带动为“支撑”,焕发发展新活力。投资2.18亿元,建设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带动引领作用,以展示撒拉族东迁历史为主的骆驼泉景区共同构成特色互衬、内容互补、立体式、全方位的撒拉族文化展示平台,具有非常良好的旅游带动、文化保护、民族团结效益。同时,按照“企业+村庄、两委+农户”的模式,通过支持旅游纪念品销售、民俗农家院等业态发展,吸纳周边10个村850名脱贫户长期稳定就业,更好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以创新融合机制为“引领”,开创发展新局面。坚持走“一二产互补、一三产融合”发展道路,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作为解决产品销售难的有力举措和重要途径,不断实现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在现有“伊嘉味”“粒粒康”“安晟”“达山”等深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做大秀日酩馏、林麝、鹌鹑蛋等小型特色产业,丰富产业种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