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密织森林草原防火网
来源:    时间:2022年03月24日    

近年来,循化县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将此作为保护绿水青山、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压实责任,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生态保护水平,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总体平稳向好。

一、主要工作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召开全县今冬明春安全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压实了防控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全责,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的有力工作机制。各乡镇政府也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全面加强责任落实,实行乡镇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山的森林防灭火包干责任制,积极建立拦网式管理网格,推动防灭火工作抓早抓细抓实,不断提升防控工作水平。同时,加大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广播、报刊、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将森林防火法律知识和安全用火、科学扑火等常识普及到各林区、景点、重点区域各单位、家庭,并在重点林区和火灾易发林草区,密集设置醒目防火警示牌,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加大防火督查,严把火源关口。一是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狠抓森林防火关键环节,坚决管住山火源头,严格执行三严禁措施,特别是在煨桑”“浪山”“节日集会期间,全面实行村民联防联治制度,加强对烧荒、野炊、上坟烧纸、林内吸烟等主要火源的全方位管控,严防玩火弄火引发火灾。二是突出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对重点火险区、火灾多发地段及火灾隐患突出等地,采取更具方向性、针对性措施,组织人员巡山检查,细查火种,杜绝火源,消除隐患。三是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以防火宣传、护林人员动态巡护、全天候值班等情况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防火工作督查力度,对工作中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单位或个人,现场下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对照问题,限期整改,切实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防火安全。

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一是在基层各重点防火村(社)按照村民自主原则组建日常巡逻员制度,依照区域、山头实行包片拉网,网格化监管。二是加强防火基础建设,修缮筑牢林区防火道路。全面配齐扑火装备和日常设备保养维护,强化防火训练,积极组织开展扑火演练及业务培训等,保障每位扑火指挥员、扑火队员和广大群众切实掌握安全扑火基本防范及处置能力。三是防火成员各单位按分工职责严密监测火情,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切实实现防火工作打早、打小、打了

加强工作合力,保持惩治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力量机制,指挥部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保障最短时间内各力量及时到位,确保扑火工作有力有序。二是各部门按照严打、严管、严防的要求,联防联治,全面加大问题查处处罚力度,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形成联合执法合力。三是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切实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纵横深入到边、到底,细查盲点、严查痛点,坚决不留死角和盲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狠抓火险隐患各个环节,实行重点地段、重点时期的重点防范,防止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始终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群众思想认识有所松懈。由于我县多年未发生较大森林草原火灾,部分干部群众对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意识不强、防灭火工作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二是管控难度较大。随着我县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的深入推进,林草植被恢复较好,可燃物增多,防灭火任务逐年增加。三是综合防控能力较低。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扑火装备落后,专业扑火力量不足,难以承担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下一步,我县将时刻绷紧护林防火这根弦,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四张网”确保森林草原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抓统筹部署,落实管控“责任网”。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层层签订森林和草原防灭火责任书,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综合管理”的原则,深化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网格化管理体系,把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坟头、人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及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监督检查,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效、处置快速。

抓教育引导,筑牢防控“宣传网”。始终把森林防灭火宣传贯穿整个森林防火期,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以及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野外用火事项及扑火基本常识,有效增强了全民防灭火意识。同时,积极推行移风易俗新风尚,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祀,引导群众摒弃上坟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祭祀用火习俗,大大降低了引发火灾的隐患风险。

抓监督检查,织密防范“管控网”。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牵头组织林业、应急管理等部门对全县重点林场、草原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定人定责、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加大野外火源管控力度和查处力度,重点围绕传统祭祀日、春游等,有烟就查、见火就报、禁火入林,努力消除隐患于萌芽。

抓应急准备,筑牢防火“安全网”。进一步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制定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以实战标准科学应对和处置险情。全面排查防灭火物资储备情况,对装备储备是否满足需要、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是否能够熟练操作进行系统查验,并及时规范补充到位。同时,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护林员工作队伍专业能力,确保发生险情“拉得出、用得上、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