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县工业发展经历了一次快速膨胀式的发展,一度成为全省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县份。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规范,现代物流网络的健康发展,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国家对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宏观去杠杆的力度加大,市场金融渠道狭窄、融资难度加大,导致循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疫情、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工业形势较严峻,严重影响了全县工业运行,循化中小微企业发展呈微缩趋势。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循化县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乏力。县级财政缺乏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对社会资本吸引度不高,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工业项目建设。二是企业发展规模偏小。我县工业生产多以轻工纺纱为主,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单一,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导致产品附加值偏低,外加融资成本较高,使得企业实际利润普遍偏低,同时,新建项目和大项目少,难以培育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企业管理和研发人才缺乏。由于循化县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企业引进人才难,尤其是管理、技术的人才,导致很多企业始终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变化,粗放式管理和发展导致企业在提档升级、降本增效上难有成效。四是企业集群化持续发展难度较大。当前我县家族式企业多,公司制企业少,基本上处于家族式经营和经验管理,制度化、体系化意识不强,企业规范化管理能力弱,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大部分小微企业靠个体自身来发展,难于形成集群化发展规模,在资金、生产、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和规模优势,产品结构类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恶性竞争情况较为突出,企业做不大、做不强。五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小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仍处于传统方式生产销售。六是融资难题依然突出。由于企业的市场化动作能力有限,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贷款信用等级、授信额度、贷款抵押物等问题,对一些轻资产无抵押物的企业和初创型企业,难以做到“雪中送炭”。
二、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激励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助力全市企业发展。
二是建议市委、市政府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对公存款在全市金融部门普及的优势,协调金融机构按存贷比例政策性的明确对全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额度。同时,依据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适时调整对公账号在各金融部门的基本数据。
四是建议将企业人才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门对企业管理人才、财务人员等的培训工作,同时适时组织民营企业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学经验、学技术、学管理。
五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向银行对接贷款资金外,建议与各类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联系机制,为我县中小企业争取更多政府背景长期股权投资资金、初始投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