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来源:    时间:2022年08月24日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循化县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大力推进以智慧教学、会会管理为内容的指挥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2551万元,基本实现校园网络监控全覆盖,建成班班通教室556个,计算机教室59个,9间精品录播教室,配备教师办公用机832台。投入资金350多万元,给全县各校安装1578个摄像头,全县校园“一键报警”系统、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教师“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基本使用全员化,建成27间“三个课堂”,全县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各个项目的实施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对设备和资源的管理、使用、人员培训,进行明确分工和落实;各学校也成立了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确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干。

(二)完善制度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科学规范运行。一是统一制定了各学校《电教人员工作职责》《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贯彻实施,学校设备完好率达100%。二是加快“三个课堂”建设,全力推进均衡发展。坚持教育“起点均衡、过程均衡、结果均衡”发展理念,探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大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和使用力度,逐步实现教育公平。三是2012年至今,通过“标准化”“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改薄”等项目,在教育信息化设备方面累计投资2522万元,全县中小学配备各类计算机2800余台,全县中小学配备多媒体595套,多媒体进教室比例达到98%。

(三)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积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将课堂多媒体使用率纳入教学常规和考核项目,加大了考核项目权重。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电脑动画、网页制作等,不断拓展信息技术教育内涵,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应用。2014年以来,全县共有784名教师报名参加网上晒课活动,上传了394课时的课堂实录,其中有30名教师的课堂实录荣获市级优课荣誉,18名教师的课堂实录荣获省级优课荣誉,6名教师的课堂实录荣获部级优课荣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相关活动,自2008年以来我县共有8件学生作品获省一等奖、11件作品获二等奖。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国家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和青海省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加强县、校、教师三级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制作积累优秀课件、备课等教学资源,建立校本培训资源库和教师个人资源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的智慧校园建设基本理论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有待提高,尚且达不到利用智慧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二是缺乏专业技术员,同时部分学校无电教员或电教员不稳定。三是实现智慧校园,学校 “三通两平台” 设备缺乏并且配备不平衡。四是校园基础网络建设力度不够,无法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学校管理和学生活动等全面数字化,大力提升学校数字化水平。

四、改进的措施

一是积极争取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力度。

二是加大专业教师尤其是电教员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