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用好“笔墨纸砚”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图”
来源:    时间:2022年09月22日    

今年以来,循化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好笔墨纸砚绘就美丽乡村振兴秀图。

执好法治共建“笔”,绘就基层治理全面有序的“红色振兴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把群众的烦心事解决在一线。全覆盖式调整、培训乡村两级9个专业行业调委会、603名人民调解员,建成韩海比布、马英波个人调解室。打造团代表联络站,在乡镇、机关、学校、企业4个领域为青年发声发力,为46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法律援助发挥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办作用,为乡镇和农口部门选派志愿者24人、中小学选派研究生支教团8人。积极创建维护妇女儿童服务站,认真接待、办理妇女群众来访案件,全力提供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受理维权案件37件,调处率达92%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县综治平台、公安机关视频专网共接入视频监控1200余路,实现了党政机关、各行政村技防设施覆盖。

研好产业发展之“墨”,绘就乡村产业全面提质的“金色振兴图”。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加快建设,街子历史文化名镇等6个中央预算内项目进展良好,完成投资5500万元,1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夕昌水库、房地产开发等7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完成投资4.03亿元。下半年将加速推动48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全年1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高质量建设乡村有力有效。激活振兴发展“动力源”。加强与梁溪区中再集团和省市相关部门,以及建设银行、青海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广泛寻求多领域支持合作先后引进互联网+牦牛绒产业乡村振兴项、风力发电6个项目,实际引进资金3.25亿元。今年完成“青洽会”签约3个项目12亿元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牢固树立环境是生命、服务出效益的理念,从项目前期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保障、报批报建、项目建设等方面搭建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登记、备案等流程,并坚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让便捷服务落到实处。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县级领导牵头协调、项目主管部门跟踪负责、各级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跟踪服务制度,推进招商项目由协议到合同、由合同到建设、由建设到投产见效,实行全程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工作。

铺好生态原色之“纸”,绘就乡村生态全面文明的“绿色振兴图”。坚持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乡村独特生态资源、农业、人文优势,着力在“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生态+”上下功夫,先后打造了草原帐篷生态园、特色农家院、白庄镇乙日亥村花海、清水乡乡村旅游基地、62个村光伏产业等特色富民产业,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坚持将“厕所革命”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污水治理等结合起来,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短板。20132021年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898座,今年下达的2000个户厕改造任务,正在全力实施当中。结合察实情办实事惠民生主题活动,动员3400名县乡村三级干部扎实整治环境卫生。截至目前,村庄美化绿化8220株、清理残垣断壁7处、整治乡村公路489公里、治理河道乱占52处、污水乱泼41处、清理非法广告1205条,有效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分区分类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巩固和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果,加快推进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5%,黄河大河家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类以上,14.48万亩耕地和8.9万亩基本农田“红线”稳定保持。

磨好人才基石之“砚”,绘就乡村人才全面发展的“蓝色振兴图”。发挥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分类建立人才库。通过走访调研、精准识别等措施,深度发掘农村“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依托全省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洽谈项目,协调县内10家企事业单位借力引进急需紧缺性人才;组织各行业各领域5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省外专题培训,人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共开展农机、电焊、烹饪、刺绣、“农家乐+创业”等技能培训29期1440余人次。充分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等重点工作,开展人才下乡、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带动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吸纳退役军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带头人等人员进村“两委”班子和“两代表一委员”,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