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黄河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生态要素,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切实践行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以持续治理构筑生态屏障。黄河流经循化90公里,有清水河、街子河等17条重要支流,支流总水流量达到2.64亿立方米,70%的人口集中生活在黄河沿岸,做好沿黄生态治理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循化人民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循化人民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按照“标本兼治、常态管控”的思路,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履职尽责,“以走为主”徒步常态化巡河,摸底排查污水直排、垃圾乱倒、河岸违法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入河管网雨污分流不彻底等破坏水生态突出问题,实施精准管理,做到有人监管、有人巡视、有人维护,确保“晴时无污、雨时排涝”,从源头上防止污水破坏水生态环境。同时,抢抓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公益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切实让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更加繁茂,循化的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截至目前,实施人工造林14.31万亩,封山育林9.2万亩,退耕还林45561亩,全县林地总面积达94.42万亩,公园绿地面积达131.69平方米。
——以生态修复扩大绿色版图。信长星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会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坚决扛起守卫黄河健康安澜的源头责任、干流担当,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青海贡献。循化县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作为生态治理的终极目标,统筹采取“工程性治理和突击性整治”相结合的措施,不断加大对黄河流域的精准治理力度,高标准实施了黄河干流防洪治理、河道治理修复、南北山防洪清理等一批骨干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彻底取缔了违规网箱养殖企业、黏土砖瓦厂、非法采砂、乱占乱建,并在黄河两岸集中造林绿化,做到了种一片、成一片、绿一片,恢复了原有植被、原有生态,仙鹤安家、野鸭戏水、鱼翔浅底、蓝天倒映随处可见,这是循化县黄河水域生态环境变好的缩影。截至目前,清理拆除乱建6100平方米,封存采砂船7条,平整河岸5100余米,扩宽行洪河道59.82万平方米,清理砂石310万立方米,清理垃圾4500余立方米,黄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
——以文旅融合尽显黄河风情。近年来,我们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认真做好“黄河+旅游”文章,大手笔谋划实施以张光年、冼星海纪念馆及黄河大合唱广场为建设内容的黄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积极开发以清水湾“英雄救英雄”广场、红光村西路军纪念馆等为建设内容的红色印象旅游,传承发展以撒拉族羊皮筏子漂流、木洼泅渡、篱笆楼营造技艺、黄河石画、民族刺绣等为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并充分运用舞台剧目、文艺创作、非遗展陈展演等多种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更好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提升黄河文化内涵品质,把“黄河故事”的循化篇章讲得更精彩、更生动,为循化的特色发展注入了活力、聚集了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