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化县11·17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支幕后先锋队,他们没有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却24小时与数据为伴,“声”先士卒、夜以继日,上追源头、下溯密接,如同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幕后“侦察兵”,以最快速度、最大力量、最短时间在疫情防控流调线上与病毒赛跑、与数据较量,用数据为广大居民构筑疫情“防火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流调人员。
昼夜不休,跑出流调溯源“加速度”。流调溯源工作快一分,疫情扩散风险就减一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态势,循化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紧急抽调县政府办、组织部和卫健、公安、疾控等部门45名精锐力量,火速集结成立流调溯源工作专班,义无反顾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流调溯源各项工作紧张高效有序开展。省卫健委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大力支持,第一时间选派18名流调专家坐镇科学指导,确保整个处置工作既高效有序,又规范稳妥。8天以来,流调溯源专班所有成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目标人员信息锁定、管控,从海量信息和线索中精准摸清、反复核对目标人员的时间轴、空间点、接触网,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甄别密切接触者、排查风险人群、摸清传播链。一方面,他们严谨细致执行每一个工作流程,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专人、专岗、专责,推动各项指令精准下达、追踪跟进、问题整改、信息反馈,确保各环节高效互补衔接、快速形成闭环。另一方面,与公安部门无缝对接、通力协作,如齿轮般紧密衔接,飞速旋转快速发力,一刻也不敢耽误,用大爱“接力”跑出“循化速度”。连日来,他们始终舍小家、为大家,以流调溯源中心为家,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外,几乎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甚至忘我工作、通宵达旦。陪伴他们的,只有工作电脑中汇集的上万条信息和表格。循化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赖国强,是县疫情防控流调专班组长,他说:“流调溯源任务虽然艰辛,但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就是昼夜不休,也要尽快完成任务,为的就是快病毒一步。”
精准排查,提供科学防控“风向标”。流调溯源工作准一分,疫情防控效果就好一分。一份真实、完整、及时的流调报告背后,是流调人员在电话流调中不放过一切细枝末节的耐心询问,是在现场流调中不敢遗漏任何一个环节的详细记录,是在监控追踪中紧盯屏幕,注视每一帧图像画面的执着坚守,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提供最一线、最及时、最全面、最精确的流调信息。“您从哪里来?”“去过哪里?”“接触过什么人?” “不要着急,麻烦您再想想”...... 通话声在键盘敲击声中穿插,边通话边用笔快速在纸上记录着,有时候一天就要打上百个电话,这些繁琐的问题是流调人员的日常。拿着电话反复与流调对象核对、提醒,翻找记忆片断,工作难度非常大,但他们却从未放弃任何一点细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各时间节点、关键位置,细心地帮助其回忆,拼凑起完整的活动轨迹。流调人员们已坚守岗位多日,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开展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大家的双眼早已异常疲累。
面对接连不断的指令任务,既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核查,又需精确研判出流调对象途经路线、出行方式、停留地点、接触情形、人员信息等。他们时刻紧绷着神经,抽丝剥茧形成完整链条,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数据保障。“从我们手上出去的研判报告,数据必须精准,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循化县疾控中心主任马承才说。
事无巨细,堵塞死角盲区“零疏漏”。流调溯源工作细一分,疫情管控能力就强一分。漏掉一个密接人员就等于埋下一颗“地雷”,后患无穷。为确保流调工作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尽可能把所有风险点都管控到位,流调溯源专班工作人员始终秉持“反复确认再确认,能问多细就问多细”的理念。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耐烦甚至不接电话,他们也不轻言放弃,始终耐心解读防疫政策并安抚群众情绪,直至“见人见底”。同时,流调溯源工作研判组“逆行”深入高危核心现场,精细划定高风险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病毒扩散的大小细节,打通影响流调质效的“最后一毫米”,为疫情防控牢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每一位流调工作人员的心声。疫情发生以来,流调专班已累计完成流行病学调查2322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717份。这些报告是每一名流调溯源人员日夜鏖战,通过研判、分析海量信息和线索而写成的,为我县精准防控提供了精准依据,也为尽快歼灭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战“疫”仍未结束,每一位流调工作人员依然马不停蹄、挑灯夜战,分秒必争、全心投入,开足马力与病毒赛跑,为的就是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