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精准“猎毒”——核酸筛查的“排雷兵”
来源:    时间:2022年11月27日    

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身披白色战袍化身“大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厚重的防护服下,坚强的精神支撑着疲惫的身躯,汗水浸透了全身,防护面具在“大白”们的脸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但手中的工作却从未停歇。


昼夜兼程,采样步履不停歇。凌晨5点,昏暗的天空透着阵阵寒风, 一批逆行者头顶星辰,用无畏坚守开启了新一天的“战疫”路程。在清点防疫物资后,近600名市县采样人员分别赶赴县城主城区、各乡镇核酸采样点,网格化各包联单位、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近千人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下沉各网格区域,全力协助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做好现场秩序维护、人员信息采集、解答群众疑惑等工作,确保采样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县医院外科护士长马瑞莲驰援西宁返回还来不及休整,就再次奔赴高风险区上门核酸采样工作中,面对着诸多困难,她依然乐观地调侃道:“医护人员‘跋山涉水,上天入地’采核酸,一天下来,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截至目前,循化县平均每天的大筛采集人数达8万余人,其中,高风险区和居家隔离人员达3万余人。


快字当头,标本转运更及时。快速安全的完成核酸采集样本转运送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我们以“快送快出”为目标,综合考虑实验室检测能力、核酸检测先后次序、批量运输数量和送检时间等因素,统筹安排和调配送检人员和车辆,打通县内转运“小循环”和县外转运“大循环”,“小循环”转运由乡镇卫生院、包联单位负责,满一箱即送;“大循环”转运由县卫健局统筹安排,满200管即送,每日上午9时前确保核酸样本出县,避免造成检测力量前期闲置和后期“窝工”。11月17日以来,共计向市级和兄弟县区核酸检测实验室转运样本44余万人份,向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转运样本12余万人份。

甘为幕后,检测跑出加速度。“检”作为核酸采、送、检、报、追的关键一环,保证多轮核酸检测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是取得本轮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关键。按照密接人员快检、重点人员先检、全域人员普检的梯次有序推进,加快速度、加急送检,力争让核酸检测的速度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在市指挥部协调下,市级和兄弟县区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及循化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同时开展核酸检测,检测能力有效提升,做到日采日检、日清日追。县医院实验室检验人员尹孝岚说:“当这座城市被阴霾笼罩的时刻,我们身披白甲,更要挺身而出,负重逆行,披荆斩棘,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为大爱,这是我们每一位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信念”。11月17日以来,共计完成核酸检测56余万人份,为科学研判、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严督实导,现场办公补漏洞。“严”字当头强督导,“实”字把关见成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天天未亮就深入各核酸采样点,现场督查指导核酸检测工作,查找核酸检测薄弱环节,提出系列改进优化要求。各县级领导分赴包联区域,督促指导核酸采样点位布局、人员组织、采样流程等工作。核酸检测专班组长马卫军的足迹更是遍布全县所有核酸采样点,查看采样点的场地是否设置合理、信息录入是否准确及时、采样流程是否标准规范,样本收集转运是否迅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医废处置是否符合防控要求,确保核酸筛查工作安全有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督查督导组派出督导小组进行明察暗访,对组织不力、秩序混乱、人员聚集等问题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并进行“回头看”“反复看”,切实以严督实导保障核酸检测高标准、高效率。

深夜“碰头”,检测布局再优化。夜色浓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有所减弱,核酸检测专班人员分时段统计汇总各区域实时采样人数及出检结果,第一时间推送至市、县指挥部,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市政府副市长张琰、市卫健委主任丁玉澜,县领导黄生昊、何林白天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线,化身讲解员、指挥员、协调员。晚上召开碰头会,总结回顾一天的工作,提出问题、思考对策,根据出检的核酸检测结果,挂图作战、分析研判风险区域,对次日核酸筛查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完善、细化,严控核酸筛查区域,优化采样点位布局,对整个检测流程定人、定岗、定位、定责,保证“采、送、检、报”各环节无缝衔接,确保核酸筛查精准高效有序、不漏风险隐患。

疫情之下,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每一组数据比对,都离不开这些“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他们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确保安全、平稳、高质、高效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