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经济作为循化富民强县的特色品牌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拉面产业遭受了严重冲击,产业发展逐渐疲软,相当一部分拉面店身处困境,亟待扶上马、送一程。针对这一局面,循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落实省市“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为契机,2月23日-3月5日,通过上门调研、政策引导、金融扶持等立体式保障措施,纾拉面店之困、解拉面人之难,全力以赴帮助拉面从业者渡难关,全面提振拉面行业复苏发展的信心。
上门调研听问题,送去救急救险的“及时雨”。为精准掌握拉面经济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循化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林带领相关乡镇、部门和金融机构利用十天时间,赴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拉面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看望慰问循化籍拉面从业人员和驻地办事处工作人员,讲解学习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县两会精神以及助企暖企政策相关措施,协调解决拉面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品牌打造等实际困难,引导拉面从业人员做大做强做优拉面经济。每到一处,调研组实地查看拉面产业发展业态,与循化拉面人围坐一起,聊家常、问行情、话发展,详细了解疫情对拉面馆带来的影响、现阶段经营状况以及普遍存在的困难问题,叮嘱广大拉面从业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进一步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加快推进拉面产业转型升级、壮大输出规模,把拉面店开得更加有品位、有品牌、有品质,推动循化拉面经济步入新轨道、实现又一春。拉面经营户马学峰激动地说:“家乡政府带着真金白金,实实在在的调研走访拉面产业,关注关爱拉面人,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为广大拉面人撑了腰、打了气,着实温暖了我们的心。”
金融扶持解困难,当好产业振兴的“引路人”。加快拉面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资金是“硬伤”。由于疫情冲击,严重影响了拉面店资金流,导致拉面从业人员资金周转困难、店面转型升级受阻,迫切需要金融扶持。对此,县政府加大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创新推出“拉面循环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和模式,积极突破拉面贷跨省服务的瓶颈,在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快审查审批手续办理、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还款期限等方面调整提供最优惠、最便利政策,并安排中再集团帮扶资金3500万元作为担保金撬动银行“拉面贷”,从资金上鼓励拉面提档升级。县内三家金融机构纷纷响应,主动安排业务骨干,开展前期走访沟通,精准掌握广大拉面人需求,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拉面户何福兴说:“以前我们遇到资金困难时往返于拉面店和老家之间,现在拉面人可以自主选择银行,而且放款速度这么快,想都没有想过,感谢政府。”仅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四地,县政府协调三家金融机构为拉面从业者现场发放贷款291笔7743万元,推动更多拉面店从单一、分散式的经营模式向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真心实意优服务,成为排忧解难的“店小二”。循化县突出做好精准对接和贴身服务,积极当好广大拉面经营户的“店小二”,精准把脉拉面户需求,主动服务排忧解难,推动拉面产业提速扩面。在循化籍拉面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等城市设立了13个驻外拉面劳务办事处,选派13名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公职人员作为办事处负责人,逐步健全完善办事处管理制度,帮助拉面群众自觉服从当地管理,依法文明经营,维护城市秩序。积极发挥“撒拉人家”地方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起集拉面原材料生产、配料加工、肉材供应、餐具配套、电商销售等为一体的闭环“大产业”体系,实现拉面经济和特色食品生产的联动发展。同时,与北京、上海等30个输入地城市相关部门和街道建立共管机制,及时会商解决从业人员子女入学、办证就医、养老保险缴纳转移接续、维权服务及矛盾纠纷协调处理等现实问题。特别是在调研过程中,与当地民宗、公安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对拉面人长期以来融入当地、建设当地给予了肯定,并围绕创新经营管理、培育特色品牌、做好社会公益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