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落实“两长制” 当好“守护人”
循化县扎实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的生态颜值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循化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有孟达天池为中心的1.72万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6万亩天然草场,90余公里黄河穿境东流,生态地位尤为重要、极为特殊。近年来,循化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打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扎实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的生态颜值,为全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贡献了循化力量。

——聚焦国之大者,完善工作体系,治水护林责任有效落实。循化县坚持把林草长制、河湖长制责任明确到人、具体到事,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汇报、深入一线调研、提出工作要求,高位推动工作落实。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全县186名河湖长、209名林草长对治水护林实现网格化管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两端一微”等宣传载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报道全面贯彻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的宣传力度,推广工作亮点,同步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动态更新全县54块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公示牌,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充分发挥督查督办的利剑作用和评估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林草长、河湖长履职状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同时,扎实开展跟踪问效,对未完成任务或未达标的,及时通报、约谈,倒逼各级林草长、河湖长主动担当、争先进位。

——着眼黄河安澜,坚持标本兼治,河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循化县念好管水、护水、治水文章,全面推进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县境内整体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治水成效日益显著。念好管水文章。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督促各级河长湖长扛起黄河干流和28条支流、2座湖泊、3座水库、3条灌渠管护职责,定期清理河湖、沟渠内垃圾杂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创新开展互联网+水利,投资150万元完成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同步推广河长通APP手机软件推广,15处敏感水域、重要点位实现24小时监控。截至目前,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499次。念好护水文章。加快实施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农村人饮工程管理、农村人饮水源地保护等制度,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稳妥推进农村人饮水价改革工作,建立规范化水价机制,从制度机制上保障农村人饮水质有效提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整改完成河湖四乱反馈问题,彻底取缔36家违规网箱养殖企业、沿黄农家院、沿黄污水直排单位,搬迁关停沿黄禁养区31家畜禽养殖场,确保黄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在类以上。念好治水文章。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夕昌水库、公伯峡南北干渠、沿黄35村人饮改建等重点水利项目,相继实施了黄河干流防洪治理、街子河河道治理、清水河生态修复、南北山防洪清理等一批重点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

——立足绿色屏障,注重系统观念,森林资源管护成效显著。循化县坚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着力在增绿、护绿、用绿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聚焦增绿,提升绿色总量。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为基础,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提速增量行动,高标准推进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以及清水、街子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先后建成波浪滩生态公园、清水湾主题公园,累计完成国土绿化40.9万亩。积极主动推动村旁、路旁、宅旁、河渠旁绿化工作,不断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实现154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覆盖。聚焦护绿,减少绿色缩量。扎实推进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工作,天保、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06.6万亩,配备社会、生态管护人员共537名。严厉打击毁林毁草开垦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矿山复绿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坚持不懈抓好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草原防火,连续多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积极有效开展违法图斑整治工作,已全部查出整改销号65宗,确保重点生态区面积不减、功能不降、性质不变。聚焦用绿,激活绿色能量。积极融入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挖掘培育孟达天池、尕楞热森客等生态旅游效益,依托黄河彩篮、下滩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乙日亥花海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生态观光、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积极探索碳汇交易、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共赢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