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五部曲”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开创乡村振兴新格局。

——唱响组织振兴曲,提振和美循化发展新效能创新推行农村发展党员三色预警、订单培养、全程纪实三项机制,高质量发展党员110名,对全县546名退役军人党员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分批组织7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进县委党校集中轮训,4310名干部参加万人在线”“青干网网络课程学习,集中举办全县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专题培训班,提升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实施58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80个,占比52%对全县835名村两委成员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足额落实年度报酬,考核推荐2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干部队伍,指导1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乡镇公务员。持续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工程,924名后备干部纳入了人才库,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唱响人才振兴曲,激发和美循化发展新动能将招引人才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源头活水,聚焦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2022年招录选调生、公务员、事业人员等人才71名,借助全省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柔性引进急需紧缺性人才7名;利用青海情·海东行人才项目契机,争取3名专家人才来循服务;选派2名党政人才和8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无锡挂职锻炼,选派4名新录用选调生下派到村挂任2年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组织5名本地乡土人才报读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大专(中职)教育;选派农科、林草、卫健等120名专业技术人才走村入户开展文化下乡、技术指导、健康义诊等服务活动,带动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1名农村实用人才入选全国首批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1名拔尖人才入选全省昆仑英才·文化名家名录;为50名公务员和148名事业人员晋升了职级,全面释放各类政策红利,提振人才干事创业精气神,切实营造了重视人才、支持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

——唱响产业振兴曲,打造和美循化发展新引擎依托县域资源禀赋,立足五山四沟一川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通过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打造了黄河彩篮、线辣椒、花椒核桃、牦牛藏羊、冷水鱼、撒拉人家、民族绿色食品、乡村旅游为主的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相继实施了农副产品加工孵化车间、高原牦牛养殖、化青融合产业示范等一批联农带农机制强、示范带动效益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并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在现有粒粒康、伊嘉味等深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做大秀日酩馏、林麝养殖等小型特色产业,丰富产业种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牧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先后获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进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国字号殊荣,循字招牌进一步打响。

——唱响生态振兴曲,塑造和美循化发展新风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实行河湖长制”“长制,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一体监管治理体系全面形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央生态环保警示片反馈问题已全面清零销号水利部反馈的82项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完成现场复核及系统录入工作。全面推进控煤、抑尘、减排、禁燃和群防群治,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现场扬尘管理“8100%”和拆迁工地扬尘管理“4100%”,加强农田秸秆露天焚烧监管,禁止新建、审批10蒸吨及以下承压燃煤锅炉,空气优良率达到93.1%。扎实推进黄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清水河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黄河干流防洪、公伯峡水厂等工程,黄河出省境断面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以上。持续强化土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12.5万亩。落实矿山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要求,完成绿色矿山创建1个。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增量行动,持续开展春秋季全民义务植树,努力打造绿色秀美山川和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3万亩、封山育林9.2万亩、森林经营22.3万亩、义务植树380.23万株。

——唱响文化振兴曲,焕发和美循化发展新气象依托我县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双创工作为抓手,深入挖掘唐卡、撒拉族传统刺绣、黄河石艺、沙画、非遗等本土民俗文化,积极培育群众参与度高、创收门路多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户5家。同时,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全面完成黄河水上游船、文体中心大剧院、民俗文化园撒拉族饮食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103.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8亿元,带动2582名农民就近就业,县域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