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1234”工作法“唤醒”万亩撂荒地 播种百姓希望田
来源:    时间:2023年04月03日    

近年来,循化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撂荒地整治工作各项举措,坚持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不断盘活闲置土地,累计整治撂荒总面积10349.23亩。

坚持高位推动,明确一项任务始终将撂荒地整治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审议研究各类有关耕地保护、非粮化专项整治等议题20余项,先后召开全县撂荒地及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部署会、推进会、乡级动员会10余次,切实为全县开展工作绷紧了思想、明晰了目标、坚定了信心。同时,积极教育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清醒认识粮食安全对维护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持之以恒把涉粮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协调成立县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耕地非粮化专项整治方案》,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全力推进,真正做到了耕地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压实工作责任,完善两项机制一是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县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县、乡镇、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具体工作由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协作抓,做到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了责任落实和工作开展。同时,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建立奖优惩劣机制,落实好各项耕地保护措施,有效保障了全县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二是精细摸排,查清存量底数。紧盯核实数据不准、部门协调不力、政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结合自然资源部门三调未耕地图斑排查,在全县范围开展多角度、全方面、无死角的撂荒地整治工作,扎实做到排查过程不留空白。抽调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及资料整理组联点各乡镇协助开展整治工作,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建立了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台账,统一入账标准,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制定印发《循化县推行地长制工作实施办法》,分类落实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明确了农田和粮食生产保护区范围,有效遏制了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增量,确保我县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保障。目前,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8548.9万亩,耕地面积超出省市下达耕地保有量0.72万亩。

突出分类施策,划定三个优选是优选模式。实施土地流转模式。把土地流转作为撂荒土地复垦的有效手段,动员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村积极为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常态化组织开展三方协商。探索土地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托管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垫资平整后统一流转给经营主体,流转收入按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托管协议进行分配。二是优选农户。针对家中有劳力,且有复垦意愿的农户,积极鼓励复垦。针对812亩劳力缺乏或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农户的土地,以托管、代耕代种的方式及时进行了复耕复种。针对1233亩小块零星分散和集中连片撂荒地,通过动员种粮大户和合作社流转的方式及时进行了复耕复种;针对家中有劳力,但无复垦意愿的农户,依法由村委会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村委会负责流转给有意愿复垦的种养殖大户或合作社,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全县累计完成农户自种3540亩,村委会牵头集体种植1070亩,专业合作社代种1230亩,托管服务种植2650.23亩,土地流转种植1859。三是优选土地。根据土壤性质,对于适宜种植的土地,先后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95万元,改造中低产农田7500亩,并对1963亩因缺乏灌溉或道路不通无法复耕复种的撂荒地,实施了渠系维修和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避免了整治过程中一刀切现象。针对道路陡峭狭窄,复垦复耕难度大的地块,利用挖机、铲车等机械化工具,拓宽通往田间地头产业道路,为撂荒地复垦复种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农机机械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劳力不足难题。全县累计种植地膜玉米5132.23亩,油菜3197亩,小麦960亩,马铃薯560亩,饲草380亩,其他120亩。

广泛宣传宣讲,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实地宣讲。结合一号文件宣讲工作,由县级领导带头,各乡镇负责同志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耕地撂荒情况,分门别类,分析研判,给予合理的指导意见。包村领导带领包村干部和村社干部,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有关政策规定。二是广泛宣传。各村利用大喇叭不间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每日出动宣传车辆20车次,走街串巷宣传撂荒地整治相关政策措施50人次,按照谁的撂荒地,谁负责、谁认领、谁整治原则,教育在家农户各自种好责任田三是明确责任。制定印发农村乱占耕地八不准”“十个一律等文件,全面压实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各乡镇工作人员,对照自然资源部门三调未耕地图斑,逐户逐人签订《复耕备播承诺书》1100余份。组织镇村干部在各村公共区域、重要地段张贴撂荒地整治《通告》150余张,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使群众意识发生要你种我要种的转变,从而守住红线保住红线,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四是实时掌握。组建各村书记、主任和乡镇驻村干部在内的撂荒地整治工作微信群,加强工作联系,掌握工作进度。同时,利用微信群及时推送法律法规、典型经验、工作信息,切实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如期完成。截至目前,通过微信群推送相关工作信息照片、典型经验515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