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深刻领会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促互动,采取“五化”措施,补齐县城发展短板弱项,夯实县城基础承载能力,县城建设步伐稳步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坚持资源配置“规范化”,夯实城市发展新基础。坚持把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城市风貌、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等民生项目,正在开展城市地下停车场建设前期,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切实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增效。同时,持续做好城区“填平补齐”文章,启动实施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共服务用房建设,加快推进民族敬老院、文体中心项目,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截至目前,滨河南路、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蛤蟆泉路、篮球馆、吊桥南侧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当中。
——坚持住房保障“多元化”,提高民生福祉新水平。坚持把实现住有所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建高端、稳中端、保低端”的住房保障体系,纵深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步伐,正在推进威隆、铂悦府等商住开发,启动上草村、西门广场片区棚户区改造,群众住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保障性住房清理整治工作,加快不动产证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全面推进小区物业规范管理工作,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目前,西门广场片区棚户区改造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县公安局等6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已完成入户调查工作。
——坚持市政设施“特色化”,提升人居环境新品质。按照城区景区化,绿苑景点化,道路景观化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城市绿化行动,抓好城区未开发土地绿化、为民服务中心周边绿化等工程,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按照“节能环保、亮美和谐、凸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主城区重要节点路灯改造,完成黄河南看台、积石大街、迎宾路亮化提升改造,逐步打造县城生态夜景风光带。持续开展市容市貌大清洗、大扫除、大整治,以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等为重点,大力实施道路修补、广场维护等建设任务,全面消除视觉污染,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着力提升城市颜值和品位。
——坚持乡村建设“标准化”,满足百姓生活新需求。全面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紧盯农村住房隐患排查整治、集镇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农村房屋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标准规范,保障群众住房安全。统筹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街子镇历史文化名镇等工程,全面提升集镇管理水平,不断改善镇级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增强集镇辐射带动能力。健全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保洁长效机制,全县9个乡镇生活垃圾清运实行社会化服务,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常态长效,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清运生活垃圾6233.5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坚持城市管理“制度化”,打造城市管理新体系。紧盯城市管理“五化”目标,修改完善了《循化县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施方案》《关于2023年全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切实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区三包”责任制的安排意见》,创新城市管理长效举措,积极探索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新路径。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严格执行城市管理周巡查、“门前三包”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加大城市违法建设查处治理力度,集中整治乱搭乱建、店外经营现象治2000余起,市容市貌得到全面改善。全面实行城区主干道停车收费,引导主干道车辆有序停放,马路街道车辆乱停乱靠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城市形象和魅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