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精准识别各类农村经济主体信用状况,扎实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以信用建设和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信用基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坚持高位推动,增强信用工程“领航力”。坚持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范畴,按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总要求,制定了《循化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县”创评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县政府主导、成员单位配合、地方金融机构主推的工作机制,近五年累计向全县22345户农牧户发放信用贷款20亿余元,向19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30”扶贫贷款8866.8万元,以务实举措有力支持了“三农”事业的发展。
多方协调联动,增强信用普惠“公信力”。通过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信用县创建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加强工作协作,压实各级责任,引导群众参与,使创评工作目标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信用体系建设提质扩面。同时,采取信用免担保、利率优惠、科学计息、线上办理等措施,及时将农牧户信用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至20万元,近五年累计向信用户让利5300万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信用环境“辐射力”。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月、征信“八进”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宣传教育,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为创造良好信用环境奠定坚实基础。近五年,建成诚信教育示范基地22个,开展各类宣传活动800余次,发放宣传册12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300余条。同时,稳妥有序扩大信用评级范围,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主体为依托,创评“信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推出“乡村振兴+”系列信贷产品,满足了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的信贷需求,截至目前,已评定信用新型经营主体79户,累计授信金额784万元。
树立质量标杆,增强信用建设“牵引力”。以培育和开创诚信典范为导向,持续打造信用质量标杆单位,积极采取诚信教育、正向引导、“银村”联动等举措,全面推广农牧户信用贷款。截至目前,文都、尕楞、岗察等乡镇农牧户存量信用贷款余额达1.29亿元,户均贷款额度10余万元,连续多年保持了零“不良记录”。同时,积极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建立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将文都乡王仓麻村、清水乡瓦匠庄村、积石镇大别列村等一批原失信村修复为信用村,持续深化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