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在循化召开
来源:    时间:2023年08月28日    

8月24日,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海东市循化县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移风易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整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问题,推广交流先进经验,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发森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董杰人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遏制农村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切实厘清哪些倡导、哪些改革、哪些引领的问题,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我省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绝不能因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问题导致脱贫又返贫,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作用,坚持精准发力,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彻底整治。推进移风易俗是破除陈规陋习的需要,目前一些地方红白喜事活动中的陈规陋习已经严重影响群众幸福生活,特别是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问题,给普通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常态长效措施加以正确引领,补齐短板、选树典型、加大宣传,切实转变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推进移风易俗是树立文明乡风的需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以产业结构变化引导群众思想观念转变,真正让良好风尚浸润人心,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在基层落地生根。推进移风易俗是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抓好基层治理,关键靠基层组织,匡正社会风气,关键靠党建引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周密进行安排部署,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修订村规民约要找准存在问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真正让广大群众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会议要求,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坚持问题导向,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各地要建立起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书记抓移风易俗工作的机制,细化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形成有领导、有组织、有方案、有成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指挥棒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二是结合地方实际。认真梳理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典型经验做法,对村规民约进行再优化、再细化,内容要尽可能实在、具体,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约束性,不仅要群众知道什么不该做,更要让群众知道应当怎么做,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三是充分发动群众。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切实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发展群众、引导群众,下功夫把群众的工作做通,让群众深刻认识到移风易俗真正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从而彻底把群众的思想观念扭转过来。四是强化问题治理。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真抓实干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扎实抓好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切实做到有安排部署,有奖惩措施,推动问题整治工作一抓到底,收到成效。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先找出一批治理的反面典型,再选树一批有示范的正面典型,边治理、边宣传、边巩固,彻底解决移风易俗中的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农村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形成部署联动、力量联动、政策联动的工作格局。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统揽全局作用,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和更大力度上,推进移风易俗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会议期间,所有参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循化县移风易俗婚事监督“七步走”工作法,白庄镇移风易俗“十个一”“十带头”工作法,乙日亥村移风易俗示范点。湟源县政府、循化县政府、祁连县政府、格尔木市政府、贵南县政府、尖扎县政府作了现场交流发言。省级乡村治理专项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市州乡村治理专项组组长,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市(州)、县(市、区)乡村治理专项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通过视频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