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践行“四个最严” 坚持“高位高效” 
循化县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18日    

近年来,循化县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分步推广、企业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日常执法监管,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有效保障了全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循化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制定了印发了《循化县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机制、管理机制等机制,与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组织集中培训2次、面对面指导3次、督导检查2次,截止目前包保干部督导率为98%,承诺书、责任书签单率为100%

创新监管方式,筑牢食品安全监管防线。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完成了“明厨亮灶”改造,对新设立的餐饮服务单位,通过“明厨亮灶”现场核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积极采取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 双轮驱动”。巧用互联网+ 安康河湟、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执法端和商户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网上履责。目前,平台共纳入1127户监管对象、273名监管人网上履职设立标准示范厨房,从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处理、清洁操作、餐具保洁以及外卖配送等餐饮服务各个环节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示范和安全规范操作培训。对全县食品餐饮服务单位实行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已发证的大中型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对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民食品安全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和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现场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答疑100余人次,共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册、科普彩页等宣传资料800余份。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席会议协调作用,定期协调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形成联合打击力度。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风险管控防控能力。定《2023年循化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大要求,以监督抽检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监管效能,截止目前,共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170个批次。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流通、餐饮、冷链、食堂、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县食品监管对象执法检查和风险排查面达到100%,强制更换不合格食品生产器具、包装物1850余件,问题整改率达95%以上。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整治、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截至目前,立案4起,结案3起,收缴罚没款2.15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加强共建共创,营造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在县乡村三级建立监管网络食品监管网格区域,明确分管领导、监管机构、监管负责人、监管人员和监管职责,构建了全面覆盖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积极采取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 “双轮驱动”。巧用“互联网+ 安康河湟”、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执法端和商户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网上履责。目前,平台共纳入1127户监管对象、273名监管人网上履职。对乡镇协管员、信息员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两员作用,全方位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全民共建共创共治氛围正在形成。

畅通投诉渠道,构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协同共治,着力营造新诚信经营、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建立了有奖举报和线索专人管理制度。依托12315互联网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12315热线电话,及时受理投诉举报事项,减少咨询投诉流转环节及时间,提高维权效能;坚持“疏、堵”并举,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分流、办理和“诉转案”机制,制发《循化县12315投诉举报处理工作规则(试行)》,对分派至乡村市场监管部门的投诉举报件进行跟踪督导,做到问题早整改、投诉早避免、案件早查办。同时,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截至目前,接受群众咨询50余次,食品药品类投诉举报13起,办结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