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以“三心”服务质效打通助残“最后一公里”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20日    

今年来,循化县紧紧围绕贴心、放心、暖心,完善三心共治服务,使基层残协服务提质增效,打通助残最后一公里。

聚焦三个网格标准,推进“贴心”村社区残协建设新路子。坚持基层残协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围绕网格化标准要求,积极改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确保网格内人员、责任、任务三落实。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村社区残协,广泛吸纳残疾人及亲友代表、扶残助残人士等担任残协委员,推进村社区残协工作网格化管理服务,将全县9乡镇154个行政村划分为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网格员,切实获取残疾人的需求困难诉求,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搭建沟通桥梁。建立乡镇级专职委员微信群、村社区群众微信群,让组织体系纵向到底,覆盖残疾人及其亲友人数3666人,实现残疾人及其亲友覆盖率100%,确保上传下达责任到位。整合社会资源。针对老年残疾人、儿童残疾人及特殊残疾人多等问题,整合村社区、惠康残疾人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其他社会群体等资源,以各乡镇社区为单位稳步推进全县残疾人信息调查工作,做好村社区残疾人群众助残惠残政策宣讲,全力打造贴心村社区残协,打通惠残助残的最后一公里。

围绕三个工作制度,完善“放心”村社区残协建设新面貌。坚持以规范工作程序和协调运作保障制度落实,建立一调、一访、一档的工作机制。建立需求调查制度。动态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逐步掌握尚未持证但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基本情况,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咨询等服务,建立尚未持证残疾人台账。建立入户访视制度。每季度对辖区内残疾人家庭,特别是深入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一次访视,现场了解残疾人真实情况,及时反映困难诉求,协调推动解决。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提高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整、规范全县残疾人名册,健全残疾人基础档案、残疾人康复档案和残疾人就业培训档案,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

落实三个帮扶政策,推动“暖心”村社区残协建设新作为。坚持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落实兜底保障,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落实兜底保障。积极发挥基层残协力量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集中排查,将残疾监测对象,纳入监测系统,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扶持发展养殖项目,选定18户规模残疾养殖户投放母羊91只,合计10万元;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及时为村社区残疾人办理医疗保险、残疾人证新办认证等,让村社区残疾人群众时刻感受到残协服务的贴心、便利。落实就业帮扶。组织开展助残日活动,切实为残疾人和用工企业之间穿针引线,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200余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惠残助残政策等宣传册2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26个,捐助电动轮椅车10辆、压面机12台。同步做好各项惠残政策宣讲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知晓率,促进用工企业履行安排残疾人就业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落实康复托养。强化康复服务,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让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融入社会生活。先后与惠康残疾服务中心签订合同共三批,服务对象共计140名,期中日间照料服务对象有70人,居家托养服务对象有70人,投入项目资金万38.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