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循化
循化县聚焦内涵发展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
来源:    时间:2023年11月17日    

近年来,循化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推动循化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来抓,借助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深化内涵式发展,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政统领持续发力,赋能立德树人任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并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和教育工作全过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经常性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现场办公、讲授党课、辅导思政、走访慰问,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持续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全县教育系统建立党总支8个和党支部35个,共培养党员456名,42名党建指导员服务一线,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不断推进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重一大制度,确保每个支部成为先锋堡垒。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6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49所学校被评为县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学校。

投入力度显著增强,优先战略落地见效。县委县政府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缺编优先补充、教育困难优先解决,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奖金,高规格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召开教育发展座谈会,进一步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立足全县教育发展大局,完成县城第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和县城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县城第二初级中学和城西完全小学新建项目。结合青海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6135万元,实施了一大批学校教学楼、食堂、宿舍楼、教师周转房、浴室等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17530平方米,运动场12220平方米,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同时,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额落实,严格按照财经支出规定予以拨付。其中,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36979万元、增长5.03%2022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方面:小学9813元、增长3.7%;初中12116元、增长6.12%;高中12750元、增长2.34%2022年教育经费预算执行50095万元,2023年教育经费预算安排49858.16万元。

深入实施五育并举,城乡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积极探索党建+师德师风”“党建+德育教育”“党建+教学实践等模式,组织实施点燃梦想、开创未来4批次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严格按照《青海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国家课程方案(2022版)》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建立近视防控视力监测制度,全面落实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先后组织举办循化县首届中学生篮球赛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庆祝活动及暑期夏令营,参加2023年青海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暨高中生篮球联赛荣获季军,参加奔跑吧·少年海东市首届中小学生足球和中学生篮球赛分别荣获冠亚军,充分展示了循化素质教育和双减工作成效

创新教研教改方式,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牢牢把握质量提升这一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严格落实双减、三科教材和五项管理,创新教研教改方式,充分发挥中小学学科中心教研组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全县教师参加校际教研联动、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共10个学科12场次教研观摩研讨会,有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其他学段成绩也大幅提升,部分个人成绩全市排名靠前,得到了全县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87.8%,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2.0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2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02%,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毛入学率达98.3%

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办学潜能有效激发针对我县教师数量紧缺的实际,积极跑上衔接沟通,新招聘教师176名,全部分配至教学一线,有效解决了我县教师总量不足的历史性难题。按时发放乡村教师的乡镇津贴、乡镇生活补助等津贴补贴,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聚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循化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循化县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创新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等教研活动,加强与青海民大的战略合作,依托高校资源优势,通过师范生实习实践、优秀老师指导、一线名师观摩、专家学者送教等形式,促进我县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能力提升。上半年,共有12名教师取得高级教师,32名教师取得一级教师,97位教师取得二级教师。

强化普惠政策落实,充分保障教育公平积极落实脱贫家庭子女15年免费教育、两免一补”“营养餐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完善社会资助、结对帮扶、助学贷款保障体系,实现应助尽助,切实减轻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经济负担,解决好上学难问题,厚植教育发展社会根基。同时,多方筹措资金、整合资源,补齐配置各种设施设备,强力推进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全面应用。2023年,已落实各类专项资金4397.42万元,其中公用经费2124.60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03.61万元,学生营养餐资金1202.53万元,学生生活补助、助学金、免学费等资助资金766.68万元。

精细落实安全措施全力守护平安校园时刻紧绷校园安全之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原则,健全完善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县、乡、村、社为一条线,县教育局、学校、班主任、教师为一条线,做到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县教育局领导包学区、校长包学校、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同时,健全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预案,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四个百分之百要求,配齐配强安防设备设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护学岗设置率、校门口硬质防冲撞设备配备率均达到100%坚持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门卫制度,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及时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家校合作,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