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县深入实施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引入高端赛事、培育竞技人才、丰富校园体育、激活群众文化为着力点,科学谋划布局、统筹各类资源,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体育发展新高地,全面健身运动蔚然成风,先后荣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落户“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称号。
——聚焦项目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打造基础设施“升级版”。累计投资1.8亿元,先后实施文体中心、篮球馆、黄河水上运动公园、波浪滩健身步道、南北滨河路彩色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项目。有效利用城市公园、闲置空间等资源,增设健身场所5处,新建健身广场30个,投入使用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全县9个镇、154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全县“一村一场”“一镇一中心”“一县一馆”建设目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县城“10-15分钟健身圈”、镇村“30分钟健身圈”初步建成,有效破解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紧盯赛事培育、壮大自主品牌,打造体育活动“精品版”。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国际男篮争霸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季前赛、陕甘青篮球邀请赛、西北五省武术邀请赛等各类区域性高端体育赛事,巩固培育“村BA”乡镇篮球联赛等赛事品牌。特别是,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因时间跨度最长、参与运动员最多和海拔高、气温低、水流急、氧气稀薄等赛事特点,每年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250多名专业运动员前来参赛,已成为国内最高水平公开水域赛事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较高水准的国际性品牌赛事,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项目。届次化举办元旦环城赛跑、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赛事,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每年举办县级全民健身比赛活动100场次以上,赛事规模不断壮大,内涵日趋丰富,影响力与日俱增。
——围绕提档升级、丰富体育内涵,打造产业发展“融合版”。挖掘和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用全域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的“金钥匙”打开旅游转型升级的大门。精心策划文旅产品产销、房地产推介等活动,举办“自行车骑行”“千人徒步”等主题户外运动,打造省级自驾车旅游营地1家,“体育+旅游”成效凸显。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同比增长81.84%,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56%。同时,主动融入“互联网+文旅”发展新模式,与携程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精心开发搭建携程网循化文旅旗舰店、创新开展旅游网红达人宣传等方式,推动循化体育旅游产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注重体教协同、完善训练体系,打造竞技体育“特色版”。组织开展校园篮球联赛、足球赛、“奔跑吧·少年”乡镇少年儿童运动会、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广泛普及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舒展身心、迸发活力。常态化、制度化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为青少年体育“苗子”搭建成长平台。积极探索“体教融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三中、积石小学联合成立了课外训练基地,累计选拔、输送天赋好、潜质强的体育优秀苗子100人。循化籍运动员李毛措和马发英曾获多哈世界田径竞标赛5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李毛措获得2021年意大利竞走锦标赛女子35公里竞走第一名,万玛才让获得全国田径比赛10000米第三名,马涛在2022年优异的表现进入国家摔跤青年队,李加东智跨项选材被国家青年滑雪队选中,循化县代表队获得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西北赛区第4名、青海省第十九届农牧民篮球赛冠军,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