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县发展史上极具挑战、极其艰难的一年,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循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较好的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干中有为、稳中有进”的厚重答卷。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奋发作为、以稳促进,肩并肩撑起经济回升大局。坚持把增信心、稳运行、添动力贯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而上、稳中有进。完成生产总值40.91亿元、同比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50.4%,固定资产投资13.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同比增长16.4%,规上工业增加值7314万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511元和15831元,分别增长4.2%和7.9%。深入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1项,新增市场主体882家。成功创建市级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发放各类贷款43.63亿元,招商引资3.81亿元。充分彰显了向上向好、活力满满的循化韧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手拉手打赢抗震救灾硬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震而动、同心发力,第一时间启动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省市领导蹲点督战、各级力量紧急驰援、全县上下日夜奋战、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震后10分钟救援力量集结赶赴受灾乡镇,1小时各县级领导到达受灾一线、现场指导抢险救灾,8小时完成受伤群众搜救转运,24小时抢通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5天内134所学校和教学点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复学复课,6天内23899名受灾群众按“三个一批”方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食有所供、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科学编制、积极对接项目规划,完成13281户受损房屋和265个公共建筑物安全鉴定以及白庄镇上白庄村、道帏乡牙木村山体滑坡裂缝应急排险工程,首批7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先行开工,着力展现了火线救援、重建家园的循化速度。
面对新旧交织的问题挑战,迎难而上、超常发力,实打实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最大的勇气向最难处攻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通报问题阶段性整改任务提前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提前5个月投入试运行,城北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城北小型污水处理站先行启用,查汗都斯乡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历时11年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兑现问题取得决定性进展,“启动难、界定难、审核难、发放难”的四难问题全面解决,完成参保缴费2515人1.05亿元。交通领域遗留问题稳步解决,十里经济带西延段、白庄科哇片区村道提升等“断头路”“瓶颈路”竣工通车。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真正亮明了脚踏实地、敢于碰硬的循化态度。
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坚守初心、节用裕民,心贴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认真落实“发展是政绩、化债也是政绩”的要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非必要项目开支,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历史以来最高的债务化解任务,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同比增长3.7%。争取贷款发放各类征地拆迁补偿欠款6254万元,继续推进不动产权证办证遗留问题,得到群众一致好评。《锦绣山河看变化》系列报道斩获“国”字号殊荣,乡BA男子篮球赛入选全国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县社会体育服务中心荣获“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称号。处处体现了人民至上、实打实干的循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