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保障机制“摆拳”。围绕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两个关键,完善销售、价格补贴等政策体系,继续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农民收入,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494.85万元,发放价值2705万元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物资。粮食储备库项目建成投用,总仓容5000吨,为全县粮食安全增添了关键砝码,年内轮换成品粮350吨,轮入小麦粉2192吨,轮出小麦粉2165吨。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不断提升全县农机化水平,全年共办理补贴机具16台(套),受益农户15户,兑付补贴资金3.612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1万千瓦,农机总拥有量达到6800台/套,共完成机播14.12万亩,机耕15.58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8.7%,平均每亩减损5.13公斤,共机收减损810吨,农民增收194.53万元。
——打出宣传培训“勾拳”。利用多种媒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科普短视频、图文资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粮食安全政策法规、粮食储备重要性、节粮减损窍门等,触及广泛受众。并深入实施“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项目,引进25位省内外专家,全方位强化产业技术指导与服务;投资63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依托“百名干部下乡”、基层农技推广等服务活动,遴选82名农技指导员和2名特聘农技员,在全县74个村和3个特色产业基地围绕绿色防控、疫病防治、丰产栽培等方面为77户科技示范户开展信息技术服务,实施主导产业5个、主推品种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