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县情概况
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和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之一,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2300米,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3.18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14万人,占3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4万人,占61%。
县情可概括为“四个一”:
一条母亲河赋予丹山碧水生态环保政治责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循化90多公里,境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有享誉国内外的撒拉族历史文化地标景区骆驼泉、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国家AAAA级景区孟达天池和西路红军建造的红光村,各种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多达92处,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建成了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四座大中型电站,形成了旅游黄金水道,使循化先后赢得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等殊荣,成为大美青海、醉美海东黄河旅游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个较少民族彰显浓郁风情特色优势。撒拉族大约在13世纪初从中亚的土库曼斯坦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定居循化县,成为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撒拉族常住人口1318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16%,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0.5%。2006年,国家把撒拉族列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分别确定为2009年7月、2019年7月在青召开的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现场会观摩点之一。此外,县内还居住着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各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一名宗教领袖引领民族团结示范样板。循化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故乡。十世班禅大师1938年2月19日诞生于循化县文都乡,1989年元月28日在西藏扎什伦布寺圆寂,享年51岁。大师一生爱党爱国爱教,为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民生幸福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个拉面产业助推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人多地少和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功能区的特殊县情,让更多的群众走出山门、走南闯北,走上拉面寻梦路,近万家“撒拉人家”主题品牌拉面店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并向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一带一路”国家延伸,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行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拉面产业还带动了“一核两椒”为主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形成了拉面、特色种养和小微加工企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