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单位:
《循化县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已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3年10月23日
循化县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根据海东市生态环境局、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全市农田残膜污染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全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安排,为切实做好我县农田残膜治理工作,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由县农科、生态环境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给予支持。
(二)坚持部门协作原则。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坚持统筹推进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将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与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周密组织,强力推进。
(四)坚持全民参与原则。加强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监管,统筹整合部门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回收利用、群众参与的农田残膜污染共治格局。
三、工作目标
将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使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农田残膜回收率,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主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残膜回收工作组织领导更加有力,责任更加明晰,形成县乡村三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残膜回收工作格局。二是基本做到全县干部群众对农田残膜的回收政策人人皆知,对残膜的危害性人人皆讲,群众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三是建立健全农田残膜回收体系,进一步规范残膜从农田回收到企业加工的流程,合作社回收农膜的效率持续提升,回收政策落实更加到位,回收力度持续加大。四是各乡镇与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协调配合更加紧密、责任落实更加有力,形成残膜污染治理工作合力。
四、整治问题及措施
(一)整治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督检查中反馈我县农田残膜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对农田残膜的危害性和回收政策不熟悉,回收积极性不高,残膜回收合作社履行回收服务不到位,各乡镇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不够紧密、责任落实不够有力,导致农田残膜回收不够彻底,影响全县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整治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成立循化县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从县农科、生态环境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安排、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各乡镇结合实际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召开全县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印发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重点、整治措施和整治要求,签订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凝聚思想共识,传导责任压力。
牵头单位:县农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生态环境局
整治时限:2023年10月-12月
2.强化宣传发动。在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通过张贴、编印资料、微信平台推送等多种方式宣传《青海省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管理办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公告》,明确农田残膜的危害性和相关回收政策,在全县除岗察乡外的8个乡镇召开乡镇、村两级干部参加的残膜回收政策培训会,专题解读残膜回收政策,并选取2个现场点举办农田残膜回收政策宣讲会,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同时,加大机械残膜回收机械宣传力度,年内衔接相关企业安排10台残膜回收样机开展2次推广活动,并为有购买残膜回收机意愿的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优惠,提升残膜回收机使用率。
牵头单位:县农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生态环境局
整治时限:2023年10月-12月
3.加大回收力度。建立以回收站点为支撑、农户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加工利用的残膜回收机制,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出7个有残膜回收能力的合作社,并签订农田残膜回收服务协议,明确合作社工作职责,合理划分回收区域范围,建立合作社退出机制,对残膜回收不彻底、服务不到位的合作社及时解除协议。按照“布局合理、集中便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8个残膜回收网点,方便群众交膜,提高群众知晓率。设立农田残膜回收专职机构,由专人负责回收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农田残膜回收补助资金,对农户回收的残膜进行补贴,提升群众回收残膜的积极性。严格按照“谁供膜、谁回收”“谁使用、谁捡拾”的原则压实供膜企业和用膜农户的责任。各乡镇加强日常巡查督查,严厉制止乱堆乱弃、掩埋焚烧行为。
牵头单位:县农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生态环境局
整治时限:2023年10月-12月
4.加强协调联动。从县农科、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全县农田残膜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组,每半月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开展监督检查,对督查发现农田残膜污染突出的乡镇、村社、合作社、种植大户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建立农田残膜回收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集相关部门和乡镇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拿出解决措施,交流经验做法,并将农用残膜污染专项整治作为乡镇年度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残膜回收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固定党日”活动,各联点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帮扶村开展2次以残膜回收为重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好表率,当好示范。
牵头单位:县农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生态环境局、联点帮扶单位
整治时限:2023年10月-12月
五、 实施步骤
(一)筹备部署阶段(2023年9月)。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根据整治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职责任务,做好部署,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攻坚落实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协调联动,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分析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工作对策,集中力量逐个攻克,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12月)。在整治过程中做好台账及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档案资料规范完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田残膜整治工作,将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强力推进落实,定期分析评估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指派专人收集整理相关支撑材料,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注重协调联动。农田残膜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健全乡镇和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凝聚整体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协调联动,注重各项政策措施的统筹衔接,协同推进整治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整治工作有序推进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四)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新媒体,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宣传格局,强化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展示整治成果,持续提升群众对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信息报送。各乡镇、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抓典型,树亮点,及时将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信息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将相关整治资料及“固定党日”活动情况报送专项整治办公室,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六)强化督促检查。农田残膜回收督查小组通过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确保农田残膜回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